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近些年愈演愈烈,据相关机构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儿童人数直线上升,仅我国就至少存在3000万~5000万的青少年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
一旦出了事情就会出现舆论向游戏甩锅,向学校甩锅,向社会甩锅。但你知道影响孩子最深的家庭教育,在其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作用么?
青少年由于特定的发育阶段和生活环境,往往会遇到一些情绪上或行为上的心理问题,在这里向大家简单做下科普。
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
情绪问题: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易受挫折、自卑、孤闷猜疑、情绪脆弱、产生抑郁、强迫性怀疑等。
行为问题:说谎、不守纪律、逃学、痴迷于游戏、打架斗殴、早恋等。
可以说,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变形计》中就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家都认为最应该送去变形的不是这些孩子,而应该是他们的父母。
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比说理教育要好很多,但是很多父母根本做不到,就比如自己一回家就抱个手机,却说不让孩子玩游戏。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以为万事大吉,出了事情再甩锅给游戏、学校和社会,好像跟自己全无干系。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更悲哀的是,有些问题直到意外发生,家长都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孩子的很多性格特征和认知障碍都是早年的生活环境引起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原型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那些拥有坏脾气的父亲的女孩会避免和所有男生接触;拥有严厉母亲的男孩会排斥生活中的女性,只是这种排斥会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羞涩。
比如,如果一个家庭的男孩被过分重视,女孩得到得到较少关注,那被这样对待的女孩长大后会变得犹豫不决,自我怀疑。
在四五岁的时候,人的原型就已经建立,他们会做什么取决于他们被怎样对待。如果他们受不到好的家庭教育,或者说父母不知道、不愿意向孩子承认他们为人父母的疏忽,在孩子长大后,只会带着这些错误走完漫漫的人生路。
“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存在问题没有关系,任何人的成长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但家长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席。
父母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孩子希望自己的父母是称职的好家长。做家长的也希望自己是一个称职的好父母。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除了具备好的政治素质,一定的文化修养外,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
对于家长来说,健康的心理主要有:正确教育子女的动机,深厚的教育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毅的教育意志以及和蔼、开朗、善良的性格特征。
本次静安国际儿童青少年心理诊所特针对家长开展了一起免费的心理教育沙龙,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平时厌学的原因,帮助孩子改变厌学状态,通过游戏、讲座以及答疑等方式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家长更准确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世界。
家长免费心理沙龙活动自9月12日开始,地点为沈阳皇朝万鑫国际大厦c座1601,每周六均可报名参加。详情可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咨询静安心理小静医生。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迫在眉睫,势不容缓,给与他们一个健康的心理关怀,离不开健康家庭关系的帮助,父母的不断支持,不断鼓励,不断给与抱持性环境的支持,点点积累,蜕变正在进行时.......